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首页
课程辅导
考试大纲
章节练习
综合练习
电子书
试题库
站长微博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课程辅导
>
李海峰
课程辅导:李海峰-01-管理与管理者
时间:2023-02-20 17:43:39 来源:
原创
作者:
王磊
本课程辅导仅列出李海峰版《管理学--原理与实务》的主要知识点,不做展开。部分内容与周三多版有重叠之处均标(略)。
第一章 管理与管理者
第1节 管理的内涵与性质
组织的活动可以分为两类:作业活动与管理活动。
管理:管理者在特定的环境下,为了有效地实现一定的目标,对其所能支配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一系列活动的过程。
1.管理的对象(或客体)是完成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资源,如人、财、物、信息、时间等,其中人是最重要的资源。
2.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的目标。
3.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
4.不同的环境,需要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管理环境是指管理活动实施过程中的各种内外部条件和因素的总和。
5.在管理的定义中,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是核心。
管理的职能
任何管理者,为了实现目标,实施有效管理,都要履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职能
管理的4个职能各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计划职能通过计划的制订表现出来,组织职能通过组织结构的设计和人员的配备表现出来,领导职能通过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关系表现出来,控制职能通过对偏差的识别和纠正表现出来。
管理的性质:
1.管理的两重性:指管理所具有的合理组织生产力的自然属性和为一定的生产关系服务的社会属性。
管理的自然属性:指管理是一种不随个人意志和社会意志的变化而变化的客观存在,是社会劳动的必要要求,任何组织资源的整合利用与人的分工协作都离不开管理。因为管理也是一种生产力或管理,故管理的自然属性也称为管理的生产力属性。
管理的社会属性:指管理活动是在特定的社会生产关系下进行的,它体现着生产资料所有者指挥劳动、监督劳动的意志。因为管理必然地要体现一定社会生产关系的特定要求,为特定的社会生产关系服务,从而实现其调节和维护社会生产关系的职能,所以管理的社会属性也称管理的生产关系属性。
2.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管理的科学性是指它以反映管理客观规律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为指导,有一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的方法论。
管理的艺术性是强调管理活动除了要掌握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外,还要掌握和灵活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的技巧和诀窍。
第2节 管理者的类型及其角色
组织中人员类型与管理者类型
与组织中的作业活动和管理活动相对应,组织中的人也可以分为操作者和管理者两类。
管理者指的是组织中那些指挥别人活动或对他人的工作负有责任的人。
管理者一般划分为基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和高层管理者,需要注意的是:
1.有时管理者也从事具体的作业活动
2.尽管任何组织的管理者,无论层次高低都要履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这四大职能, 但是不同组织、不同管理层次、不同管理类型的管理者,在具体履行管理职能时又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管理者的角色
人际关系角色(挂名首脑、领导者、联络者)
信息角色(监听者、传播者、发言人)
决策角色(企业家、混乱驾驭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
第3节 管理者必备的基本技能
管理者必须具备的三大技能
技术技能:又称业务技能,是指运用所管理的专业领域中具体的知识、工具或技巧的能力。
人际技能:又称人际关系技能,是指成功地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进行沟通与合作的能力。
概念技能:是指管理者观察、理解和处理各种全局性的复杂关系时的抽象思维能力,也就是从宏观上对事物的抽象分析、判断、洞察、概括能力
管理层次与管理技能的关系(略)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
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站内搜索:
test
高级搜索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WAP
Powered by
Teacher Wang
© 2010-2023
... Work Hard & Play More ...
本站工信部备案号:
皖ICP备13001079-3
公安部备案号:
34010002102229